由於同為造型師的朋友在年初的大推這瓶小藍瓶,所以心動想說買來試試看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280)
- May 05 Sat 2018 21:59
【Just 分享】好用的東西 就是要分享 好康介紹
- May 04 Fri 2018 22:32
RO手遊GM痛虐玩家 嗆「能為所欲為」 唯晶:已革職
- May 04 Fri 2018 05:00
不倒的愛! 唐寶寶微笑感恩走秀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May 04 Fri 2018 04:59
《健康123》飲食革命─生酮飲食法踐行方法
《健康123》飲食革命─生酮飲食法踐行方法
- May 04 Fri 2018 04:58
看中醫也能ApplePay!老字號京都堂推行動支付及個人健康APP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胡照鑫/台北報導
- May 03 Thu 2018 00:49
桃花癲發作 男大生宿舍裸奔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 18歲男大生曾因憂鬱症接受治療,去年考上大學後,功課壓力加上學校住宿,擔心被同學發現吃藥而自行停藥。 2個月前開學時出現異常行為,像是白天經常情緒亢奮,晚上夜夜失眠,甚至還在男生宿舍裸奔。就醫確診為精神疾症「桃花癲」發作。
- Apr 30 Mon 2018 06:43
當心!麻疹初期似感冒 致死率是流感千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彥君報導)台北一名50多歲的彭先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約10年,雖每日規則服用3種口服降血糖藥物,但血糖指標的糖化血色素依然偏高,且體重逐年上升。直到接受新型降血糖藥物SGLT-2(鈉-葡萄糖共同輸送器-2)抑制劑5個月後,才使血糖達標,且體重也下降了4公斤。
- Apr 30 Mon 2018 06:42
新型藥物治療 鱗狀細胞肺癌展新機
心臟橫紋肌腫瘤是新生兒常見的心臟腫瘤,現年2歲多的羊寶,在媽媽懷孕32周時,經超音波發現有心臟腫瘤,讓媽媽幾乎崩潰。後經轉診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一出生就透過低劑量免疫抑制劑Everolimus治療,2個月後終於讓腫瘤縮小,非侵襲式的治療成功搶救羊寶一命。另2名病嬰也採同樣療法,已順利出院。
- Apr 29 Sun 2018 18:04
強化分級醫療 醫:新醫院禁門診
台灣分級醫療推動多年,醫院門、急診仍人滿為患。醫界專家建議,衛福部應禁止新建醫院設置門診部,只收急診及轉診患者,逐年要求醫學中心減少3%門診量,強化急重症照護。
- Apr 28 Sat 2018 21:40
腦微創手術效能高 三總秀成果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 Apr 27 Fri 2018 10:14
杯緣子手札-不想讀書?作家念給你聽
中國時報【本報訊】
- Apr 27 Fri 2018 10:11
她赴韓遭下藥性侵 案情翻轉鄉民道歉
- Apr 27 Fri 2018 10:07
阿母好偉大! 罹癌媽身兼二職扛一家生計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 Apr 25 Wed 2018 18:04
冬季急診最常見諾羅病毒腸胃炎患
- Apr 25 Wed 2018 09:47
老年憂鬱症可治 九大症狀快就醫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 Apr 25 Wed 2018 09:46
營養師量身打造 6大族群進補原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氣溫驟降,又到了進補旺季。冬令進補是中華傳統的飲食文化,但隨著物資生活富裕,現代人大多營養足夠,傳統、坊間的食補大多蛋白質及油脂偏高,吃補的可能增加身體負擔。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顏妙容營養師為大家提供以下幾點進補原則,聰明進補安心吃、營養均衡不過量:
- Apr 24 Tue 2018 21:03
親子間現鴻溝?老師成重要橋梁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在吉卜林的書中,大象拉扯繩索,拔掉小木樁,回應深夜裡的呼喚;奔向象群的舞蹈,那是人類從未見過的儀式。然後,這頭人類忠實的朋友又回到木樁堆中。同樣地,遠離族群的孩子站在緊閉的窗後,聽著其他孩子的呼喚。孩子與家庭的關係堅固,但與孩童族群的關係卻也同樣渾然天成。一方面,在找不到平輩或同類的家庭裡,他在孩子群中比較不會格格不入。
- Apr 23 Mon 2018 16:49
街頭遇到失智長輩 多數人冷漠離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 Apr 23 Mon 2018 00:58
大難臨頭還公主病?玩具反斗城嫌競標者價格「過低」
- Apr 22 Sun 2018 17:46
新住民視角 拍下故鄉美